安徽省灵璧县是国家级贫困县,是光伏点燃了这里脱贫的希望。

灵璧县叶庙村村主任叶振山日前【qián】接受本报【bào】记【jì】者采访时表示,通过实施“光【guāng】伏【fú】农场”,预计【jì】每户贫【pín】困户【hù】每年可增收3000多元【yuán】。

去【qù】年以来,灵璧县与中利集团合【hé】作“贫困【kùn】村光【guāng】伏农场”项目,通过帮助贫困村【cūn】建【jiàn】设光伏农【nóng】场【chǎng】,创新高效【xiào】农业特【tè】色种植【zhí】,有力推进了一二三产【chǎn】业融合【hé】发展【zhǎn】,让扶贫对象以【yǐ】劳动参与、土地入股【gǔ】等【děng】形式获得工资和红利,实现由“输【shū】血”到“造血”的转变,确保贫【pín】困村实【shí】现稳定收益【yì】,从而精准脱贫【pín】。

变“输血”为“造血”

中利集团在【zài】灵璧县实施的包县脱贫工程,目【mù】前已建成并网发【fā】电的容量【liàng】为3.5MW,完【wán】成了7个贫困【kùn】村的多村联【lián】建光伏农场项目。灵【líng】璧【bì】县共有73个国家建档立【lì】卡贫【pín】困【kùn】村,按【àn】照规划目标,中利集团计【jì】划为每个【gè】贫困村建设“0.5MW光伏+农【nóng】业”脱【tuō】贫项目,共建【jiàn】设36.5MW村级光伏电站

中【zhōng】利集团董事长王柏兴告诉【sù】记者:“输【shū】血扶贫只能解【jiě】决一时。中利的扶贫模式是发起成【chéng】立了【le】100亿元【yuán】光伏扶贫基金【jīn】,为没有投资实【shí】力【lì】的贫困县借【jiè】入【rù】20%的资本金【jīn】,银行【háng】可以提供80%的扶贫贷款,让贫困地区拥有自己的光【guāng】伏电站和特色农场,帮助【zhù】贫困村【cūn】发展特色【sè】农业。目【mù】前这种【zhǒng】扶贫模式已经形成了完整的【de】运作方式。”

据介绍,与传【chuán】统的农光互补【bǔ】或【huò】集中扶贫电站相比,“灵璧模【mó】式”的特【tè】点正在于【yú】农【nóng】业:不改【gǎi】变土地性质、不改变土壤结构、不改变基本耕作方式。通过【guò】光伏+农【nóng】业+就业的【de】模【mó】式,可【kě】实现三大叠加收益。

“同【tóng】时实现了九大技术创新,以土地综【zōng】合利用率创新【xīn】为例,传统光伏电站项目100MW占地3000亩以上,光伏农场项目只【zhī】需【xū】2000亩以内,节约【yuē】土【tǔ】地40%以上。”中【zhōng】利集团腾晖光【guāng】伏技术【shù】有限公司国【guó】内战略【luè】发展部总裁【cái】陈杰表【biǎo】示【shì】。

9-21在安【ān】徽省【shěng】灵璧县【xiàn】举【jǔ】办的光伏农业精准扶【fú】贫发【fā】展论坛上,数十个贫困县的负责人与中利集【jí】团签署了包县脱【tuō】贫的合作协议【yì】,希望【wàng】通【tōng】过“光伏农场”的项目,增【zēng】加贫困群【qún】众收入,彻底解决脱【tuō】贫攻【gōng】坚的难题。

三农【nóng】研究【jiū】专家【jiā】、中国农业大【dà】学【xué】原校长柯【kē】炳生表示,灵璧【bì】县与中利集团【tuán】合【hé】作建设【shè】的“光伏农场”项目,大幅提高了土【tǔ】地综合利用率和【hé】农业产值【zhí】,创新了“光伏+农业”叠【dié】加收【shōu】益的扶贫模式【shì】。但他同【tóng】时提醒说,光伏农业要以农业为【wéi】出发点,不能损害【hài】农业,而【ér】是要【yào】促进农业生产【chǎn】,同【tóng】时要开发出基【jī】于不同环境条件的不同模式。

土地和资金难题待解

在王柏兴看来,目前全国的光伏扶贫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两方面:

一是土地问题,根据现行政策,建设光伏发电项目【mù】只能在荒【huāng】山荒【huāng】地等未利用地上【shàng】进行,一般农用地【dì】面临土地成本【běn】过高【gāo】的问题,基本农田则更是【shì】不可触碰的红线,特别是【shì】在中东部【bù】地区目【mù】前很【hěn】多农村根本找不【bú】到【dào】未利【lì】用的土地,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光伏【fú】电站、进【jìn】行光伏扶贫【pín】面临很大困难【nán】,希望国家在【zài】光【guāng】伏扶贫电站建设的土地政策方面能有所【suǒ】突【tū】破。

二是资金问题,目前光伏【fú】扶【fú】贫电站的建设【shè】资金,主要依靠政策性银【yín】行【háng】的【de】贷款【kuǎn】,光伏电站前期的发电【diàn】收益,有相当一部分要用于银【yín】行贷款的还本付息,这【zhè】无疑会【huì】减少最终用于扶贫【pín】的收益,使扶贫【pín】效果大打折扣,希【xī】望国家【jiā】能有部分的专项资金可用于光伏扶【fú】贫【pín】电站的建设,这样【yàng】可【kě】以最大限度的【de】提高光【guāng】伏扶贫的收益。

记者了解到,中【zhōng】利集团在灵璧县建设的贫困【kùn】村【cūn】光伏农场项目,光伏发【fā】电电价是0.85元/千瓦时,电【diàn】价【jià】享受的是国【guó】家能源局关于光【guāng】伏发电上网标杆【gǎn】电价【jià】三类【lèi】资【zī】源地【dì】区的【de】政策。扶贫光伏电【diàn】站建成后,既可以根【gēn】据协议【yì】约定,由中利【lì】集团的专业【yè】团队进行【háng】运维,由贫困村承担运维成本;也可以由贫【pín】困村自己聘【pìn】请第三方运维团队【duì】进行运维管【guǎn】理。

据介绍,灵璧县的【de】光伏扶贫电站收益,由村集体【tǐ】统一进【jìn】行分配,一部分用【yòng】于建【jiàn】档立卡贫困户【hù】的收益分配,另一部【bù】分用【yòng】于村【cūn】集体的【de】公益【yì】事业。中利集团作为光伏扶贫【pín】电站【zhàn】的建设方【fāng】,主【zhǔ】要是通【tōng】过EPC的方式,获取部分利润。

“从现有情况来看,由于【yú】国家扶【fú】贫贷【dài】款没有到位,故扶贫电站全部是由中利集团【tuán】通【tōng】过全额垫资的形式来投建【jiàn】,并没有实现利润和收益。目前【qián】这【zhè】种模式对企【qǐ】业的资【zī】金【jīn】压【yā】力非常大,希望得到国【guó】家【jiā】关于光伏扶贫方面【miàn】土地和资金等政【zhèng】策的【de】支持,否【fǒu】则难以持续。”王柏兴认为【wéi】。

标准制定箭在弦上

国务院【yuàn】原【yuán】参事、中国可再生能【néng】源学会原【yuán】理事长石定【dìng】寰【huán】认为,无论是【shì】光伏扶贫【pín】还是光伏农业【yè】,都【dōu】需【xū】要因地【dì】制宜,不能一哄而起,要通过试点示【shì】范取得经验,要形成标准,同时避免质量问【wèn】题。

据了解,目前,村级【jí】光伏扶贫电站国家标准还在【zài】研讨制定【dìng】过【guò】程中,在相关国家【jiā】标准还未正式【shì】出台的【de】情况下【xià】,有不少扶贫光【guāng】伏【fú】电站的建设过【guò】程中,存在冠扶贫之名,行集中电站建设之实的情况,也有部分扶贫电【diàn】站在建【jiàn】设之前未进行充分的【de】设计【jì】和【hé】研讨,在【zài】电【diàn】站【zhàn】建成后改变了土地原有【yǒu】的性质和土壤结【jié】构【gòu】,也改变【biàn】了土地原有的【de】耕【gēng】作方式,这些【xiē】乱象都【dōu】与国【guó】家有关的能源政【zhèng】策和农业政策相违背。

陈杰告诉记【jì】者,中利【lì】集团参与【yǔ】了村【cūn】级光伏【fú】扶贫【pín】电【diàn】站国家【jiā】标准制定工作,并结合中利集团近几【jǐ】年对于贫困村光伏农【nóng】场【chǎng】项目【mù】的建设实践,提出了两大理念【niàn】和诉【sù】求:一是“不改变土地原有性质【zhì】,根据当地条【tiáo】件,因地制宜,采用农【nóng】光【guāng】互补等【děng】形式形成叠加收益”的理念;二是提出了“多【duō】村联建、统【tǒng】一管【guǎn】理、分村受益”的村级【jí】光伏电站建设管理模式,并提请写入国家【jiā】标准【zhǔn】。

在中国扶贫志愿【yuàn】服务促进【jìn】会项【xiàng】目部【bù】副主任田丽敏看来,产业扶贫是脱贫攻【gōng】坚的重点,光伏扶【fú】贫则【zé】是产业扶贫的重【chóng】中之【zhī】重。光伏【fú】扶【fú】贫盘【pán】活了贫困村闲置资产,带来了资产性收益,既发展了新能【néng】源又实现【xiàn】了扶贫。但是,光【guāng】伏【fú】扶贫【pín】不能仅仅依【yī】靠一两【liǎng】家企【qǐ】业,而是【shì】要通【tōng】过产业【yè】抱团实【shí】现,正如灵璧光伏农场带动了德青源等【děng】相关企业进驻。

有【yǒu】农【nóng】户告诉记者,光伏电站不仅【jǐn】要建【jiàn】起来,还要【yào】保障20多年长期稳定的运行,这【zhè】必【bì】须有质量作【zuò】保障,因此【cǐ】,只有尽快出台相关的国家标【biāo】准,才能【néng】切实保障农【nóng】户的持续【xù】收益,从而帮助他们真正实【shí】现【xiàn】脱贫。

FR:中国能源报